《折腰》:嫁给赌徒,溺水身亡,郑楚玉的命运早已被徐太夫人预言_魏劭_魏侯府_小乔
郑楚玉被魏家无情赶出,留下的只有一个包裹和一辆马车——这便是魏侯府对她的“最大情分”。
说实话,看到这一幕,不禁让人感叹,魏侯府的人实在是太绝情了。
自幼丧父母,郑楚玉被朱氏收养,带入魏府,朱氏一直视她如亲女。郑楚玉也算是魏府的一员,陪伴朱氏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光。然而,尽管她在魏府长大,却一直没有得到徐太夫人的认可。
展开剩余84%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她和朱氏一样,眼中只有眼前的小利,而缺乏应有的大义。朱氏笨拙而偏执,丈夫和大儿子魏保在战争中死于非命,她将所有怨恨都归咎于乔家,认为乔家导致了她丈夫和儿子的悲剧。
在魏府,郑楚玉一直感到,婆婆徐太夫人是个难以接近的人,始终没有深刻反思过自己的行为。尽管她看得清楚朱氏的无能,但朱氏却是她在乱世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浮萍。因此,她不得不委曲求全,迎合朱氏的性格,配合她的每一个决定。
在这种相互依附的关系中,朱氏渐渐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。其实,朱氏对郑楚玉的宠爱甚至超过了魏劭。郑楚玉的衣着打扮全部由朱氏精心挑选,合体又得体;而魏劭得到的甚至一双鞋都小了一寸。
朱氏是那种只要有人奉承她,她便会认为对方是好人,耳根软、缺乏主见。而郑楚玉则凭借自己对朱氏性格的精准把握,一步步逼近魏府的核心,打算通过朱氏的关系嫁入魏府,即使只是做个小妾,她也心甘情愿。
但徐太夫人早已识破了这一切。她对朱氏深感无能,且魏府里已不缺一个像朱氏这样的存在。她可不想看到朱氏和郑楚玉联手将整个魏府搞得乌烟瘴气。因此,徐太夫人一直与她们保持距离。
### 依附
徐太夫人虽然从心底里不认同朱氏,但毕竟朱氏是魏劭的正妻,且还生育了两个有出息的儿子。出于对朱氏丧夫丧子的同情,她容忍了她与郑楚玉的关系。可当魏劭娶了小乔,回到渔郡后,朱氏与郑楚玉的气焰愈发嚣张,便开始了她们的“下马威”行动。
小乔刚到渔郡的第一天,朱氏便联合郑楚玉给她设下了一个大难题。朱氏悄悄写了一封休书,命令将士们在大雨中将小乔赶走。她从未考虑过魏劭的立场,只顾自己的愤怒。她将所有怨恨都归咎于乔家,然而,她并没有站在魏劭的角度看待问题。这场婚姻是徐太夫人亲自认可的,魏劭也是自己同意的,她的这番举动不仅伤害了小乔,也让徐太夫人和魏劭的脸面尽失。
郑楚玉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可能会引起魏劭和徐太夫人的不满,但她并不担心。朱氏始终在前面为她顶着,若胜利,魏劭不敢违背朱氏的面子,那么她嫁入魏府的机会便大增。而朱氏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将郑楚玉紧紧捆在身边。
然而,徐太夫人显然并不打算对朱氏的行为视而不见。魏府已经够乱了,她可不想再让局势进一步恶化。她的容忍到此为止,决定明确反对郑楚玉入门的提议。
### 出嫁
魏劭并没有因此事责怪郑楚玉,反而亲自接回了小乔,并公开承认她是魏侯府的新女君。朱氏首次与小乔的交锋便以惨败告终。接着,朱氏开始推进让魏劭娶郑楚玉的事宜,试图逼迫魏劭接受这一提议。
但小乔并不吃这一套,立刻以徐太夫人作为筹码,巧妙化解了朱氏的攻势。魏劭之前拒绝了亲戚们的纳妾提议,此时若接受母亲安排的纳妾之事,便等于在亲戚面前丢脸。因此,徐太夫人也不愿卷入其中,为了避免魏劭陷入困境,她亲自出面,与朱氏沟通,最终回绝了郑楚玉入门之事,并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。
这不仅是对朱氏的警告,也给了她一个明确的立场:郑楚玉绝不可能进魏家门。朱氏虽然口头上不满,但也无可奈何。
然而,朱氏并未收手。她与郑楚玉密谋,计划通过药物让魏劭失去理智,逼迫他与郑楚玉成婚。魏劭从未料到自己的母亲会与外人合谋,而郑楚玉也未曾考虑过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。
### 溺死
然而,计划最终失败。魏劭不知何时发觉了事情的真相,当他冲进母亲房间,看到郑楚玉衣衫不整时,才真正意识到母亲的做法已经越过了底线。面对这个情形,魏劭彻底失望,决定采取果断措施。
朱氏为了保全自己,不仅无视徐太夫人的劝告,还同郑楚玉勾结,进一步加剧了事情的复杂性。她的行为最终逼迫魏劭下定决心,彻底与她切割。
当郑楚玉最终被嫁出去时,虽没有得到朱氏的帮助,却也得到了徐太夫人的安排。然而,这段婚姻并没有带给郑楚玉任何幸福,反而加速了她的悲剧。
郑楚玉的丈夫是个赌徒,婚后只顾挥霍她的嫁妆。她不懂管理家务,也不知如何为自己谋划,只能任人摆布。嫁妆很快就被耗尽,丈夫的家人开始指责她不洁,并逼迫她去魏府讨钱。没了嫁妆,日子愈加艰难。
朱氏本应提前为郑楚玉找一个好人家,然而她一直拖延,非要逼魏劭接纳郑楚玉。这种无知和短视的行为直接导致了郑楚玉的命运悲剧。她在魏府的艰难日子最终以溺水而死告终。
然而,朱氏深知郑楚玉水性极好,怎么可能意外溺水?她意识到,郑楚玉显然是被人灭口了。失去了郑楚玉,朱氏再也没有依靠,只能被苏娥皇挑拨,主动承担起一切罪名。
郑楚玉的死亡,实际上是朱氏短视和愚笨的直接后果。她从未真正关心郑楚玉,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,而误导了她的一生。在朱氏的纵容和放任下,郑楚玉最终成了牺牲品。
发布于:山东省
